我曾經在大賣場看到一個小男孩在手推車旁嚎啕大哭,
旁邊的大人都手足無措,經過的兩個年輕人看到後有以下的對話。
年輕人A:「這個小孩怎麼哭成這樣,也太慘了吧?」
年輕人B:「阿小孩愛哭很正常啦,這他可能個性就比較敏感、比較愛哭吧。」
───
在李崇建老師的著作《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中提到一段關於個性的描述:
「有的人一稍受刺激,就勃然大怒;有的人被小小的拒絕,就深深遭受打擊。
以往常聽人將這些反應,歸類為一個人的個性,彷彿個性是與生俱來。
然而個性天生只是一小部分,因為基因是與生俱來的,創造了每個人的獨特,
但是在腦神經科學日益發達的今日,逐漸明白童年是如何被對待?
影響大腦的發展,產生不同的回應,這是個性形成的重要部分。」
叔本華認為一個人的個性一生都不會變,
我則認為個性是由情緒和反應所組成。
就像每個人如果出門遇到下雨的反應可能都會不一樣,
有的人會覺得倒楣,心情不好。
有的人會開心的在雨中漫步,享受下雨帶來的浪漫。
我想說的是,反應是可以練習的。
我們遇到不爽的事情,我們可以生氣,
但我們不一定要罵髒話。
生氣是情緒。
罵髒話是反應。
兩者加起來,就是別人怎麼看你的個性。
個性是天生的嗎?
我不這麼認為,但童年時大人怎麼跟我們互動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
───
我認為大腦是可以訓練的,
可以透過接納情緒,和選擇「不用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來展現我們的個性。
孩子的個性則和我們的陪伴息息相關。
我們和孩子相處時,常會看到孩子對事件有不當的反應。
而薩提爾模式專注於正向資源上,
也就是要去找孩子身上的亮點,每個負向行為背後一定都有一個正向資源。
比如小男孩拿水杯裝水,撒了一地都是,大人覺得很調皮,玩的濕答答的還要清。
你蹲下來詢問才發現,他是想要煮一碗湯給你喝,
立意是良善的,只是後來沒拿好,撒了出來,並不是故意調皮搗蛋。
如果我們能夠透過練習看到這些,
那我們在跟孩子的互動上就會有不同的模式,
也不會刻板的認為「他個性就是這樣」,
而忘記去關心每次哭泣背後真正的原因。
小孩愛哭,只是表象,因為什麼感受而哭,才是我們要去關注的。
—
最近我自己也揭露了自己愛哭、容易受感動的事實,
在與我女兒對談的過程中,記錄並分享在最新一集的podcast-
【親子一起聽】等待時可以跟孩子玩的魔法小遊戲+跟女兒深刻的對話。
收聽連結: reurl.cc/4d5xWR
或是於您的收聽平台搜尋「故事教養」就可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