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_set( 'upload_max_size' , '120M' ); @ini_set( 'post_max_size', '120M'); @ini_set( 'max_execution_time', '300' );

台灣創作者起床後的黃金30分鐘(二): 下一本讀什麼-瓦基

by tiramisu3155
2 comments

收聽瓦基的Podcast節目《下一本讀什麼》已經兩年多了,

至今還記得第一百集聽到瓦基從台積電離職的心路歷程,從中收到的感動和勇氣。

最近特別喜歡「紙牌的秘密」的這一集,

很喜歡「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小丑牌。」這句話,

因為自己有兩個孩子(三歲和六歲)的關係,常常練習用孩子的角度去重新看待這個世界,

發現像小丑牌般的好奇心,是孩子身上最閃閃發光的部分。

當我的小兒子拿著裝著冰塊的水問我:「冰塊會不見嗎?為什麼會不見阿?」

我跟他說:「就像下雨一樣阿,雨水滴滴答答跑到池塘裡面,

是不是我們就看不到雨水在哪裡了呢?冰塊融化就變成水,就跟雨水掉到池塘一樣了喔。」

看著他專心聽著我說的話,那種眼神中隱含著思考的光芒,

覺得因為好奇而引發的這類對話,總能讓我們的靈魂更加靠近。

而好奇台灣創作者起床後的晨間習慣這件事,讓瓦基回覆了我的信。

還記得我寫信給瓦基,收到回信大概是一個禮拜後,瓦基很清楚的告訴我會於8/5回覆我。

當8/5早上我點開信箱時,我想說「這個人也太自律了吧」,

發信的時間08:00代表是前一天已經打好信,再用排程發信,

我讀到的訊息是「被重視」、「界線明確」、「說到做到」。

───

瓦基的晨間習慣讓我有以下三個啟發:

📘重點是規律、而不是多早起

記得瓦基還在台積電上班時,當時是每天比正常作息早起一小時,來經營自媒體。

巧妙的是,瓦基和劉軒都不經意的提到,起床他們會先喝一杯300 c.c的溫開水,

有一種說法是缺水會使人感到疲勞,喝水做為開機儀式的一環是個不錯的選擇。

成為自由工作業者後,每天大約是12點睡,早上7點半~8點之間會自然醒,

和在科技業上班的女友作息一致,即使是假日也頂多睡到8、9點就會起來。

我之前會有個迷思,認為越早起越好,就變成有一陣子5點前就起來,但堅持沒幾個禮拜,

就開始賴床,變成快6點才起來,導致那一陣子寫作的品質起起伏扶,不太穩定。

原來重點是在於,根據你當下的生活型態,去找到適合你自己的規律。

幾點起床只是假議題,關鍵在於怎麼利用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而且是否能持之以恆。

就像瓦基的假日和我們一般人的假日就不太一樣。

普遍來說,沒有小孩的情況下,一般上班族假日都會想睡到自然醒,睡到飽。

但瓦基的假日生活仍然維持著閱讀、寫作、學習這幾件關鍵活動,

在作息也沒有大亂的情況下,穿插著看電影、逛商場或出門踏青這類的短距離外出活動。

把重點放在規律而不是早起,是他穩定輸出的秘訣。

📘早上完成當天最重要的事

瓦基起床後第一件事是做瑜珈,再來是吃早餐和和規劃當天任務。

吃完早餐大約二十分鐘,剩下的十分鐘用來規劃當天的待辦事項。

我覺得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健康放在每天執行的第一要務。

而且做瑜珈的同時,也會一邊想到今天有什麼重要任務或是有靈感產生。

早餐都是自己在家準備,吐司配起司和火腿,或是起司配鮪魚,搭配上一杯自製拿鐵,溫熱又舒服。

吃完早餐,打開電腦進入Hetabase筆記軟體的日誌專區,會花十分鐘把最重要的事情列出來,

優先在早上把它完成。也就是「早上先把那隻難吃的青蛙吞下去」的概念:

Eat a live frog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and nothing worse will happen to you the rest of the day. ~Mark Twain

我認為瓦基也是特意把自己專注力最高的時間,去做當天最重要的事。

也想到之前他在Podcast節目《下一本讀什麼》中有提到,

每天他就是目標產出兩則「永久筆記」(Permanent Note,一張卡片代表一個完整的想法),

其他雜務、通訊和會議則是保留到下午再處理。

早上先進行閱讀、寫作和學習,回信和開會下午再進行,是注重產出的時間管理策略。

📘知道每天充滿挑戰,卻還是勇敢且充滿自信

勇敢這個特質讓我聯想到,最近我兒子感冒每天要吃一包白色很苦的藥,

但他很堅持不要加糖水,每次皺著眉頭把藥粉配水吞下去後,

我都會誇獎他很勇敢,即使知道藥很苦,但還是把它吃完。

瓦基起床的第一個念頭經常是:

「今天又會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一天。雖然會有起伏和不如意,

但我有信心能克服,讓這一天過得很好。」

這個自信我想是來自於過往的經驗,曾經有過很多的不順利,

但也是一一克服走到了今天。

就像我會問我兒子:「你害怕吃藥,那你昨天有吃藥嗎?」

他都會肯定的點點頭。

我就會繼續問他:「你怎麼這麼勇敢?即使害怕也把藥吃下去,爸爸欣賞你的勇敢。」

之後把藥跟水遞給他,他就會閉著眼睛咕嚕咕嚕的喝下去。

因為從自己曾經達成的事情,汲取了力量,

知道自己做得到,所以自信和勇氣就從內心深處不斷產生,

成為每天自己去克服挑戰的動力。

───

總結來說,瓦基本身就是「自律,帶來自由」這句話最好的化身。

他曾經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書評筆記與實踐晨間習慣一年來的心得中說過:

「你只要能下定決心,不要一醒來就滑手機、回訊息,

認真選擇一到三樣簡單且喜歡的活動,持之以恆就已經非常足夠。」

持之以恆的做一件事,勢必需要成就感。

而持續創作的動力來源有很多種:

瓦基媽認為讀書心得字太多看不完,所以瓦基嘗試用錄podcast的方式讓長輩用聽取代看;

轉職的路上不斷和瓦基爸辯證,讓自己職涯的道路越來越清晰;

讀書筆記的第一個聽眾都是念給女友聽,被嫌棄也是一種動力。

我看到的是,瓦基透過閱讀改變人生,透過分享讓周邊的人受益,

透過創作讓自己不斷輸入的同時,又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給我們。

為什麼喜歡創作?創作給誰看的時候最開心?

大腦喜歡思考,也喜歡問題。

這篇文章獻給創作者們以及正在閱讀的你,

我們下個創作者的訪談再見嚕。

You may also like

2 comments

claire 5 9 月, 2024 - 6:59 下午

很喜歡這個系列~謝謝你的文字開啟我的一天!

tiramisu3155 10 9 月, 2024 - 9:54 下午

謝謝克萊兒喜歡~妳的公開分享也給我很大的動力。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