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每次失敗視為一次得分,會有什麼改變呢?
禮拜六在親子館上了林漢瑜老師的薩提爾成長模式課程,
體驗老師如何實際操作薩提爾對話,
如何彈奏冰山。
課程有個練習,是兩兩互相自我介紹,
還要在三分鐘內跟對方分享一件自己做得不錯的事情。
我與學員Y分享的是「失敗得一分」的故事。
學員Y分享的是她身為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
白天有正職要上班,
每天孩子睡著後,她還認真爬文,
利用空檔聽podcast,
每天進修教養相關的知識。
後來老師請我們針對剛剛分享的事情,
給予對方自己實際看到的,對方做得很棒的部分。
我就對學員Y說:
「Y,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但是我剛剛聽你分享,
我覺得你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我認識的其他媽媽,
沒有人像你這樣的,如果有自己的時間也大多在追劇,
你這麼認真,用心的去學習教養相關的知識,
是我這邊所看到的,也是我特別要欣賞妳的部分。」
其實平常我們真的很少從別人這邊聽到欣賞自己的部分。
而關於「失敗得一分」這個觀念,
是從《崇義開始說》這個podcast S4EP12聽到的。
───
我分享的故事如下:
有一天晚餐後,我女兒好心的端著碗,
要幫忙拿去廚房放著,
碗裡還有著湯,
結果她不曉得是太開心還是沒注意腳下,
一個不小心,碗飛了半天高,
匡啷匡啷的就掉了地上,
還好塑膠碗沒破,人也沒被濺到,
就是牆壁被潑了半天高的湯,
以及地下一片狼籍。
這時老婆就碎念了一句:
「自己弄得就自己收啊,不然每次都爸爸幫你收喔。」
女兒聽了也不知道該怎麼反應,
就乖乖的拿出作業本開始寫作業。
我把地上擦乾淨後,留了牆上一點髒汙
(最後示範給她看怎麼善後)。
等女兒寫完作業,看起來也相對平靜後,
把女兒呼喚過來,蹲下跟她說:
「樂樂阿,我跟你分享一個遊戲喔,
這個遊戲叫作—失敗得一分,我先示範給你看。」
「爸爸今天早上上班遲到,所以爸爸今天失敗得一分。
樂樂你今天有什麼失敗得一分的事情,可以跟我分享的嗎?」
女兒做了一個手往上,四腳朝天的動作。
「你的意思是說,你剛剛碗飛起來,
失敗得一分,對嗎?」
樂樂不好意思的點點頭。
這時一旁的弟弟也插嘴:
「我我我,我也有失敗得一分嗎?」
於是我們三個開開心心的,幫弟弟想看看他有什麼失敗得一分的事。
───
這次的遊戲體驗,讓我發現,
當我們不帶批判、不給建議去看待一件失敗的發生。
那個我們內心的風暴,好像可以縮到很小很小,
像一粒小砂子一般,根本不對生活造成任何影響。
就好像正念裡提到的「真的嗎?」
我們遇到困境時,腦袋裡自我批判的聲音,
真的是真實的嗎?
後來,這件事情過了2天後,
晚上我在拿桌上的水壺時,
不小心把桌上的水果盒打翻,
裡面的芭樂、奇異果也掉了出來。
女兒看到,馬上就說:
「爸爸你失敗得一分。」
我苦笑著對她說:
「對阿,我失敗得一分。」
她馬上對我說:
「(失敗)沒有關係啦~」
我瞬間被同理了,想說我怎麼會有這麼懂事的女兒。
也了解到,當我們跌倒時,
有時不是需要有一個人扶我們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
幫我們加加油,再繼續戰鬥。
而是當我們趴在地上吃沙吃土的時候,
可以蹲在我們旁邊,跟我們說:
「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一下沒關係,
我會陪著你。」
這樣我們就感覺被接住,這樣我們就會長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