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夥伴問我:「怎麼樣知道老婆或上司心情不好?」
因為我們談論到許多不知道對方心情好不好,
但我們又有事情迫在眉睫不得不說的情況。
我回去想了想,重新定義了一下問題:
「我要怎麼如實的表達自己,即使對方可能心情不是很好。」
───
分享一下我最近跟老婆溝通的例子,
因為我想帶女兒去聽林哲志的🎸吉現威能-木吉他音樂專場。
那是一個在周五晚上的純吉他演奏會,沒有伴唱的,
在桃園的音樂會,7點多聽完到回家應該都直接睡了。
為了達到目的,所以我蠻心機的連續幾天下班,
回家第一件事都是一開門就說:
「Hi~老婆。妳今天過得還好嗎?」
之後就坐下來專心聽她說。
給女兒聽可能會演奏的曲目-JOJO的奇妙冒險黃金之風,她也很興奮的說想去聽。
那剩下的就是怎麼說服老婆了,我心想。
我腦海閃過的第一個她會說的話是:
「蛤,要錢喔,不要去聽啦!不要花這個錢啦!」
那我可能會以超理智的姿態跟她曉以大義,
說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之類的大道理。
或是她可能會說:
「吉他?女兒不是有學鋼琴了?去聽吉他做什麼?」
如果被質疑,我可能會打岔,不說話,進而就放棄溝通。
───
後來跟夥伴對話,透過核對,我才發現我想這麼多的底層邏輯是:
「我怕被拒絕。」
愛因斯坦也曾說:
「我們無法用製造問題時的同一種思考方式來解決問題。」
我們無法用同一個維度解決相同維度的問題,必須拉高一個維度去看問題。
我怕被拒絕,感受是害怕。
害怕被拒絕後帶來的疏離,
疏離後帶來陌生,形同末路。
不被愛、不被接納的感覺會很強烈。
那這些是我自己的課題,是我的冰山底下的東西。
為了得到老婆的認同,老婆的接納,她的愛。
我當然可以在方法上窮其所能:
每天關心她,提升艱難對話時的氣氛。
找個她睡飽吃好,精神和心情都不錯的時機對話。
把「我是對的,她也是對的。」心理建設提前做好。
───
夥伴也協助我練習,如果用一致性的方式表達,
我會想怎麼跟老婆說?
我深呼吸,嘗試著說:
「老婆,5/9有一個木吉他音樂會,要售票的,我真的很想妳跟我、還有樂樂,
我們一起去聽,因為我想要多建立一些我們一起的回憶這樣。」
說完後,我心情輕鬆不少。
也比較明白,如果溝通上,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
會有委屈的話,那我應該要處理這個委屈,先貼近自己。
這樣就比較容易順利說出一致性的話。
後來跟老婆的溝通,雖然我沒有像練習的這樣說出,
只是有點俏皮的說:「欸~有一個吉他的演奏會,妳會想去聽嗎?」
她問了一些細節後,居然也沒有拒絕我。
只是說:「那你們去就好,我想在家。」
卡在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