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_set( 'upload_max_size' , '120M' ); @ini_set( 'post_max_size', '120M'); @ini_set( 'max_execution_time', '300' );

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心得

by tiramisu3155
0 comment

📘心理的傷,身體會記住

It’s OK to be not OK.

是羅寶鴻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星期六的一早,孩子都還在睡夢中,

我搭乘高鐵前往台中,參加羅老師的工作坊。

「心理的傷,身體會記住。」

我第一次切身臨場體會到這句話的威力。

早上的暖身活動,老師帶領我們靜心,跟自己的感受連結。

在被引導的過程中,當老師說到關鍵字「焦慮」的時候,

我就覺得自己眉心有很厚重的不適感,

這種不舒服的感覺直接跟工作不順的畫面連結。

像是一道烏雲鎖住我的眉心到額頭這一塊區域。

又命名到「孤單」的時候,也有一股強烈想哭的感覺。

說到「生氣」的時候,憤怒就從肚子往上竄,

那是一股很巨大的能量,充滿我腦門,一直覺得很脹。

後來有幸老師幫我做釋放。

老師請我站起來,深呼吸,感覺肩膀自然放鬆,

感覺重心慢慢下沉。

感覺雙腳堅實的踩著地面。

羅老師手指著我的眉心,我感覺有一股能量注入,

腦海中的畫面是小時候的我蹲在地上,有一個人用指責的手斥喝著他。

但是那個人的臉是模糊的。

重新感受這個焦慮時,我身體忍不住的抖動。

老師說這個是很大的壓抑造成。

從一開始不規則的抖動,到老師將手搭上我的背,給予溫暖的支持後,

我的抖動便趨往比較規律,也可以感受到集中在肩膀和手傳到到背部的抖動。

做完釋放後,感覺額頭輕鬆很多。

「有難過嗎?」「有委屈嗎?」「有受傷嗎?」「有害怕嗎?」

「有孤單嗎?」

我是被問到孤單時感受最強烈,嘴角不住的抽動,眼皮忍不住的跳。

淚水從眼角悄悄的滲出。

後來學員有類似的議題時,我聽到老師請學員跟小時候的自己說:

「我來陪你了。」

我整個大破防,有一種深切被同理的感覺,哭到不能自己。

📘是情緒糟,不是自己糟

其實一開始參加工作坊,我是沒有預設帶議題來的,單純想要探索一下跟原生家庭的議題。

熱身活動後,我發現有一個念頭飄進我的腦海:

「我不信任自己。」

這解釋了很多事,為什麼我會拖延,為什麼我不太信任其他人會做得好,

為什麼事情做不好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糟。

「是情緒糟,不是自己糟。」

這句話我明白,道理也都知道。

但我想知道「我不信任自己」這個信念從何而來,跟我的原生家庭又有什麼關係。

在第二天的課程,我有窺探到一些些端倪。

早上與學員聊到,有時我會感覺到背上不舒服,好像有一把刀從我左背脊拔出來後那種不適感。

曾經與薩提爾的學習夥伴探索過,我跟小時候的自己不太連結。

自責的狀況常常發生在生活中,所以那個臉模糊指著小時候的自己的人,

我想是我自己,背上的刀也是自己插的。

接下來要做的事,也很單純,

就是每天靜心,以及寫感受日記紀錄自己日常覺察到的自責的念頭。

也謝謝寶鴻老師這兩天帶給我們的體驗與教導,謝謝每位用心的support team,

你們都幫助很多人,謝謝你們,有你們真好。

電子報訂閱

想了解更多工作坊心得/閱讀心得/教養故事。

歡迎訂閱故事教養電子報:
https://reurl.cc/a4p1z9

每周一出刊喔。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