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女兒起床,突然吵著說要買「卡皮巴拉」。
我二帳金剛摸不著頭緒,問說:
「什麼是卡皮巴拉阿?」
「就是卡皮巴拉咩!!!」
眼見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而且再問下去她大小姐脾氣就要發作了,我趕緊拿出手機google一下。
找到了一隻背綠色烏龜背包的可愛小水豚。
「是這隻嗎?」我問她。
「嗯!」她很高興的回答。
「先別高興太早喔,我還沒答應買給你,我先確定一下,你最好朋友烏OO有買嗎?」
「沒有,但是吳OO、黃OO、林OO、張OO、李OO都有帶來學校。」
她一連串唸了5個她同學的名字,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所以,你是看別人帶去學校,你也想要帶一隻去學校嗎?爸爸是想要你知道,你是想要?還是需要?」我問她。
但從她熱切盼望的眼神,我知道她真的真的很想要。
「好,那現在有兩個問題,第一,書局9:30才有開,現在還有一個小時。第二,爸爸不知道卡皮巴拉多貴,如果超過150塊,我們就不買,知道嗎?」
因為從女兒六歲開始,我每周給她30元零用錢,說好如果有想買的玩具就要用自己的零用錢買。
目前存了5個禮拜剛好是 150塊。
於是9:30一到,我們父女兩風塵僕僕的,騎著小噗噗摩托車,來到書局門口。
老闆剛把鐵門拉起來,我揉眼一看,門口竟然已經有兩對母子在等待!
小小的一個賣玩具和布偶的書局,居然像是孩子心目中的五月天演唱會一般熱門要提早等在門口。
因為門口有放娃娃機,裡面也有水豚娃娃,我就問女兒:「是這個嗎?」
「不是。」女兒搖搖頭。
「那我們等等進去書局,去娃娃區找看看,如果沒有,那就算了,好嗎?」我跟女兒確認。
「嗯。」
沒想到,鐵門一打開,根本找也不用找。
小山一樣的「卡皮巴拉」就放在中間最顯眼的位置。
一手拿著可樂果,一手拿著滿天星的兩兄弟,開心的衝去玩具區。
我女兒則專注的前往「卡皮巴拉」區,雙眼凝神,慎重的把比較大隻的,從一隻背著烏龜背包的小隻上面拿起來,放在旁邊。
「我要這隻!」女兒堅定的表示。
「好的,請把你的零錢包拿出來,數 10個10塊。」
女兒就站在櫃檯前,用她的小手,慢慢的一個一個把 10元從零錢包拿出來。
拿了9個10元後,她問我:
「只有9個耶?」
「妳可以拿兩個5塊阿。」
於是女兒順利的,完成付錢的動作,
99元,可愛的卡皮巴拉終於入手。
「開心嗎?」
女兒點點頭。
回程的路上,體感30度的風從我們身邊吹過。
我在一個紅綠燈停下來的時候問她:
「爸爸好奇問一下,那以後是不是流行什麼,你就要買什麼阿?」
「嗯…像之前流行寶可夢,我就沒有買阿,因為阿公家已經有兩隻皮卡丘,我就沒有買了。」
嗯,好,你說服我了,意思是說「看情況再說」就對了。
總之,一個週末,我終於搞清楚,什麼是「卡皮巴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