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媽媽都要跟我道歉一千遍!」小女兒咆哮著。
含著眼淚,委屈和憤怒都寫在臉上,她用力的用她的方式激烈的溝通著。
那天不知道是太累還是怎麼了,有一些小情緒。
一開始是弟弟說要畫畫,女兒看到說也要畫,
就把練到一半的鋼琴擱下,跑來坐在弟弟旁邊。
後來挑不到喜歡的著色圖案,就改說要剪紙。
結果遍尋不著她喜歡的紅色剪刀,
於是她叫弟弟去二樓幫她拿。
弟弟也去了,拿下來後少了剪刀蓋子。
女兒便叫弟弟再去拿一次,
弟弟不肯,她就急了。
媽媽此時說了一句:
「誰叫你自己不蓋好。」
女兒敏感的神經被挑起:
「我有蓋好!我有蓋好!你去幫我拿!你去幫我拿!」
媽媽回應:
「你自己的東西你自己去拿,我才不要幫你拿。」
女兒一邊哭一邊說:
「你幫我拿!你幫我拿!」
還有一些東西被推倒的聲音。
我在廚房洗完碗,聽到衝突的聲音就過來。
看了看現場被推倒的小桌子,呆坐在沙發上的弟弟,不想看女兒的太太。
我先跟太太說:
「你先上去洗澡吧。」
女兒此時陷入情緒風暴,不斷地尖叫、哭泣。
我先把小兒子帶上樓後,先關心太太。
我問太太:「你還好嗎?」
太太超理智的說:「還好阿。」
之後又補上剛剛發生的事,重新敘述了一次給我聽。
我只是聽,不評斷、不建議。
太太說完了後心情比較好一點,她便先去洗澡。
我一邊深呼吸一邊走下樓。
女兒已經相對安靜的在沙發後面剪紙。
我坐在她旁邊的L型,讓她知道我跟她在同一個空間,但又看不到我。
聽著剪紙和啜泣的聲音,一到兩分鐘後,我才說:
「樂樂,我知道你生氣,被媽媽誤會也一定很委屈,
你請弟弟去幫你拿剪刀,他很乖的去了,可是沒有拿到蓋子,
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事情,沒有誰對誰錯。
媽媽說你沒蓋好,你一定很委屈,
爸爸知道被誤會的感覺很不好,所以妳生氣。」
女兒慢慢的蠕動她的身體向我靠近:
「這個都剪不好,都斷掉了!」
她拿了三、四個斷手斷頭的薑餅人給我。
我知道她想要修復,想要跟媽媽和好,
於是我幫她用膠帶把薑餅人貼好。
女兒拿了一張紙說:
「這個給媽媽剪。」
我知道這代表,媽媽幫她剪完這張,她就原諒媽媽。
混亂是改變的契機
衝突帶來混亂,混亂帶來改變。
過幾天後我和太太聊到這件事,
太太說她喜歡我事發的當下先關注她,
之後又很快的花了十五分鐘陪伴女兒,讓她穩定下來,上樓洗澡。
雖然那天大家都比較晚睡。
不打不罵,然後呢?
史蒂芬柯維告訴我們,深度的同理,
然後,找出第三選擇。
家庭裡的薩提爾對話:
https://forms.gle/ePMw9aaskLkPoRy78